精軋管主要應用在一些對管材要求比較嚴格的領域,工程機械要求油缸輕巧壁薄,且要具備較高力學性能以滿足使用性能要求,因此對其熱處理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精軋管熱處理溫度控制規范標準:
精軋管不完全退火加熱800~820℃,保溫1~2h后,爐冷至550℃以下出爐空冷207~255hbsac1770℃,ac3860℃,加熱溫度應在ac1~ac3之間;去應力退火加熱710~740℃,保溫1~2h后,隨爐冷卻至500℃以下出爐空冷≤269hbs加熱溫度應在ar1之下,消除殘余應力,消除加工硬化。
淬火預熱700~750℃,加熱870~900℃,保溫,油冷56~61hrc淬火加熱溫度高于ac3,有助于cr、mn、si元素和少量w元素的溶解,提高淬透性,改善回火穩定性。少量未溶的w元素的碳化物也細化了晶粒,保持強韌性,同時提高硬度與耐磨性。回火時,w元素的碳化物析出,增加二次硬化效應。
回火加熱200~250℃,保溫2h,空冷,加熱45號~470℃,保溫2h,空冷53~58hrc,45~50hrc強調硬度取下限,強調韌性取上限。
由于這兩種主要合金元素的影響,導致了由于成分不同、不均而使其機械性能產生較大差異。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與試驗,我們又發現:當鋼中雜質元素Cr含量超過0.1%時,調質后能極大地提高精軋管的強度及塑性。